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|手机浏览
普通会员

上海超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

纳米金属粉,微纳米合金粉,微纳米碳化物粉,微纳米氮化物粉

新闻中心
产品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首页 > 供应产品 > 坩埚用脱模剂粉生产厂家_大量供应
坩埚用脱模剂粉生产厂家_大量供应
单价: 面议
最小起订量:
供货总量:
发货期限: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
有效期至: 长期有效
最后更新: 2019-03-14 09:22
 
详细信息

坩埚用脱模剂粉

坩埚用脱模剂粉 http://www.cwnano.com/a/yansheng/77.html

坩埚用脱模剂粉生产厂家_大量供应

高纯度氮化硅粉

技术参数

产品技术支持

型号

平均粒径(nm)

坩埚用脱模剂粉生产厂家_大量供应

纯度

(%)

比表面积(m2/g)

体积密度(g/cm3)

晶型

颜色

坩埚用脱模剂粉生产厂家_大量供应

与高校合作开发

CW002

1000

>99.999

12.3

2.20

坩埚用脱模剂粉生产厂家_大量供应

α

浅白色

主要特点

我公司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开发的坩埚用脱模剂粉,主要成分是高纯度α相氮化硅粉末(α相>93.0%)。粉体纯度高、粒度分布均匀,α相含量高且稳定,铁含量低(<10ppm)目前主要用在冶炼单晶及多晶铸锭的石英坩埚上面,起到脱模作用,可以使坩埚多次重复使用,节省企业生产成本。

应用领域

主要应用于多晶硅和单晶熔炼过程中,石英坩埚脱模用。多晶硅和单晶硅生产时,在原料熔化、晶体生长过程中,硅熔体和坩埚长时间接触会产生黏滞性。由于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,如果硅材料和坩埚壁结合紧密,在晶体冷却时很可能造成晶体硅或坩埚破裂。而硅熔体和坩埚的长时间接触还会造成陶瓷坩埚的腐蚀,使多晶硅中的氧浓度升高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国外工艺上一般采用高纯氮化硅材料作为涂层附在坩埚的内壁,隔离硅熔体和坩埚的直接接触,不仅解决了黏滞问题,而且可以降低多晶硅中的氧、炭等杂质浓度。利用定向凝固技术生长的铸造多晶硅,多数情况下坩埚是消耗品,不能重复循环使用,即每炉多晶硅都需要消耗一只陶瓷坩埚。采用氮化硅涂层后可使石英陶瓷坩埚得到重复使用,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我公司根据多晶硅和单晶硅生产工艺特点,开发销售了石英坩埚专用脱膜剂及相关喷涂工艺。坩埚用脱模剂粉粒度在0.5-1.2微米之间,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涂层高温固化过程中的氧化问题,使多晶硅和单晶硅的纯度获得大幅度提高,其粉末的纯度可达99.999%以上,可用作光伏工业中熔炼多晶硅铸锭的石英坩埚涂层材料。可有效防止坩埚内壁与熔融硅料粘接,方便脱模,同时起到阻隔层作用,保证硅锭纯度。与纳米氮化硅或其他类型脱模剂相比,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,确保生产过程中碳、氧、铁等杂质浓度获得有效控制。产品纯度高,粒度均匀,性能上完全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较,目前已实现批量化生产。因此可以解决目前国内的石英坩埚涂层粉完全依赖日本UBE、德国Starck等进口,且有较大成本优势。

坩埚用脱模剂粉生产厂家_大量供应

技术支持

公司可以提供坩埚用脱模剂粉在坩埚喷涂中的应用技术支持,具体应用咨询请与销售部人员联系。咨询邮箱sales,cwnano.com QQ 892050749

包装储存

本品为惰气包装,应密封保存于干燥、阴凉的环境中,不宜长久暴露于空气中,防受潮发生团聚,影响分散性能和使用效果。 

产品资料、技术咨询、索样:

联系人:李经理(Mr.Li)

坩埚用脱模剂粉生产厂家_大量供应

电话:13918946092  021-69898246

微信:13918946092  QQ1752423251

邮箱:sales,cwnano.com


 

  

 

坩埚用脱模剂粉生产厂家_大量供应

 

  





坩埚用脱模剂粉生产厂家_大量供应


MIT利用活体病毒改造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

北极星太阳能网讯:美国麻省理工学院(MIT)的研究人员表示,活体病毒可用于将高导电性碳纳米管安装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(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s)的正极结构中,电池效率可因此提高几乎三分之一。
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为一种光电化学系统,是由位于光敏正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半导体元件材料制成的。覆盖着染料的纳米二氧化钛(titanium dioxide)会吸收太阳光,并将电子释放到正极中。然后那些电子会被收集起来用以驱动负载,然后经由负极回到电解质中,如此不断循环。MIT研究人员表示,通过病毒使碳纳米管和正极交织在一起,就能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由8%以下,提高到10.6%以上。
该研究团队是由MIT教授Angela Belcher所率领,成员包括博士研究生Xiangnan Dang与Hyunjung Yi ,以及另外两位教授Paula Hammond与Michael Strano 。
Belcher此前已经证实了一种名为M13的病毒,可刺激“氢经济(hydrogen economy)”并催生薄膜电池。而该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,则是首次利用病毒来分离出太阳能电池内的纳米管,以避免纳米管凝集一成团或导致短路。 每个病毒可以在约有300个肽分子(peptide molecules)的一个区域内,吸附10个纳米管,然后这种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病毒会分泌出二氧化钛涂层。
如果这种新技术实验室以外的地方也能成功,这种纳米管增强型太阳能电池将可进军2011年估计规模达1,560亿美元的微生物技术产品市场。根据市场研究机构BCC Research的预测,该市场规模在2016年还可成长至2,590亿美元以上。
所谓的微生物技术产品,包括天然酵母、酿造啤酒,以及诸如MIT所研发的M13基因工程微生物,可应用在胰岛素、生物柴油以及冶金产品(metallurgical products.)等。
 


询价单
0条  相关评论